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

材料期刊网

高级检索

  • 论文(17)
  • 图书()
  • 专利()
  • 新闻()

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与氧化亚铜晶体相互作用的MD模拟

张曙光 , 陈瑜 , 王风云 , 雷武 , 夏明珠

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

用分子动力学(MD)方法,模拟计算了4种铜缓蚀剂[苯并三氮唑(BTA)、5-羧甲基苯并三氮唑(CBTAH-ME)、5-羧丁基苯并三氮唑(CBTAH-BU)、5-羧辛基苯并三氮唑(CBTAH-OC)]与Cu2O晶体的相互作用。结果发现,缓蚀剂分子与Cu2O晶体的结合能排序为CBTAH-OC>CBTAH-BU>CBTAH-ME>BTA。对体系各种相互作用以及对关联函数g(r)的分析表明,体系结合能主要来自库仑作用的贡献。在与Cu2O(001)晶面结合过程中,BTA及其衍生物分子发生了扭曲变形,且分子中的N原子与Cu2O晶体中的Cu原子之间形成了配位键。

关键词: 分子动力学 , benzotriazole and its derivatives , cuprous oxide

自组装单层膜模板控制生长氧化亚铜晶体及其对DMMP气体的检测

杨天天 , 许鹏程 , 左国民 , 李昕欣

无机材料学报 doi:10.3724/SP.J.1077.2011.11189

使用了一种在自组装单分子层(SAM)模板衬底上由电化学氧化-还原自发生长的方法, 择优取向生长氧化亚铜(Cu2O)微晶.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区XRD等方法对合成的Cu2O晶体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. 结果表明: 合成的样品为立方结构的Cu2O晶体, 且形貌、取向和颗粒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, 此结果可归结为SAMs对电化学氧化-还原过程的影响和结晶过程中的模板效应. 利用该方法, 将Cu2O晶体生长于静态式微悬臂梁的表面作为敏感层, 制得了一种新型的化学传感器. 基于Cu2O晶体表面的Cu(I)与DMMP (甲基膦酸二甲酯, 沙林模拟剂)分子中的膦酰基团之间存在的配位作用, 该传感器可对几十ppb的DMMP重复响应. 

关键词: 氧化亚铜 , preferred orientation , electrochemical redox , self-assembled monolayers , gas sensor

氧化锌/氧化亚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?

冯云珠 , 董磊 , 于良民

材料导报 doi:10.11896/j.issn.1005-023X.2015.015.004

因氧化亚铜(Cu2 O)、氧化锌(ZnO)能级和晶格匹配较好,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者将两者复合制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。异质结的形成可提高光生电子-空穴对的分离效率,同时拓展复合结构的光响应范围,从而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。介绍了3类主流的 ZnO/Cu2 O 异质结结构,分别阐述主要的进展,综述了异质结结构中 Cu2 O、ZnO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条件对电池效率的影响,讨论了电池性能的改进措施,并对 ZnO/Cu2 O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。

关键词: 异质结 , 氧化亚铜 , 氧化锌 , 太阳能电池

Cu2O薄膜的制备与表征

宁婕妤 , 李云白 , 刘邦武 , 夏洋 , 李超波

功能材料 doi:10.3969/j.issn.1001-9731.2013.14.018

以透明导电玻璃ITO和铜片为工作电极,用0.1mol/L乙酸铜和0.02mol/L乙酸钠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,通过两电极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Cu2O薄膜.讨论了pH值和沉积电位对Cu2O薄膜的影响,利用X射线衍射仪(XRD)、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、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对薄膜进行表征.结果表明,两电极电化学沉积法制备Cu2O薄膜最佳的pH值为5.7~5.9,沉积电位为1.1~1.3V.此外,分析了沉积电位对Cu2O薄膜形貌的影响.

关键词: Cu2O , 薄膜 , 阴极电沉积 , 表征

氧化亚铜/碳纳米管超细复合球的合成及性能研究

潘伟英 , 陈小华 , 许龙山

无机材料学报 doi:10.3724/SP.J.1077.2008.00403

采用溶液法原位制备了氧化亚铜/多壁碳纳米管(Cu2O/MWNTs)超细复合球. 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(SEM)、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、X射线衍射仪(XRD)、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(UV-vis)和差热分析(DSC)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形貌分析和性能检测. 结果表明: 碳纳米管均匀嵌镶在Cu2O球中; 相比于同粒径纯Cu2O球, 复合球的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, 复合球使高氯酸铵(AP)的高温分解温度进一步降低了11.5℃. 另外, 对复合球的形貌影响因素及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, 发现明胶是复合物成球的关键, 而聚乙二醇影响复合球粒径的均匀性.

关键词: 氧化亚铜 , carbon nanotubes , composite spheres , catalytic performance

导电玻片上氧化亚铜膜的电沉积和表征

陈志钢 , 唐一文 , 贾志杰 , 张丽莎 , 李家麟 , 余颖

无机材料学报

研究了用简单铜盐通过阴极还原氧化亚铜的电化学行为,讨论了一些工艺因素对 在导电玻片上电沉积Cu2O薄膜的影响,并对所制备的Cu2O薄膜分别用台阶仪、X射线 衍射仪(XRD)、扫描电镜(SEM)、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进行表征.得到的较佳工艺 条件为:电势-0.22--0.45V(vs SCE),温度为60℃,pH值为5.5-6.0,(CH3COO)2Cu浓度为 0.015-0.04mol/L.表征结果发现,随池温的升高,晶粒尺寸从0.2μm增加到0.4μm,60℃沉积 的Cu2O薄膜开始具有(111)面择优取向,Cu2O膜纯度高,薄膜表面呈网络多孔结构.

关键词: 氧化亚铜 , electrodeposition , film , characterization

氧化亚铜对封端聚氨酯/环氧树脂涂料力学和防污性能的影响

刘明光 , 晏欣 , 李亮 , 王源升

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

研究了氧化亚铜对新型封端聚氨酯(BPU)/环氧树脂(EP)共混物涂料的拉伸强度、剪切强度和表面防污性能的影响.拉伸、剪切实验结果表明,涂层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随着氧化亚铜的增加均有所下降;加入纳米氧化亚铜对涂层的影响更加明显,涂层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均大幅下降;铜离子渗出率测定结果表明,随着氧化亚铜用量的增加,铜离子渗出率增大,用纳米氧化亚铜替代氧化亚铜效果并不明显,稳定时的铜离子渗出速率变化不大,用聚乙二醇(PEG)硅烷处理的铜离子渗出率高于未经处理的氧化亚铜的渗出率;透射电镜分析表明,经硅烷处理后的氧化亚铜在树脂中分散性较好,而纳米氧化亚铜和氧化亚铜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团聚现象;实海挂板试验结果表明,涂料中添加氧化亚铜、纳米氧化亚铜和经PEG硅烷改性后的氧化亚铜的涂层防污性能依次增强,当80phr氧化亚铜的防污效果较好.

关键词: 封端聚氨酯/环氧树脂共混物涂料 , 氧化亚铜 , 拉伸强度 , 剪切强度 , 防污性能

超薄SnO2修饰Cu2O多孔薄膜的可见光光电化学性能

罗晶晶 , 范旭良 , 马荣伟 , 胡浩 , 牛振江

电镀与涂饰

在FTO(即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)基底上采用两步恒流电沉积,得到厚度约500 nm的金属Cu薄膜,然后置于SnO2溶胶中浸渍并经175°C加热氧化,制得由超薄SnO2修饰的Cu2O多孔薄膜。利用X射线衍射(XRD)、拉曼光谱、扫描电镜(SEM)和漫反射–紫外可见光谱(UV-Vis DRS)表征了试样的结构、形貌及光学性质。通过在0.2 mol/L Na2SO4溶液中测试样品在可见光和零偏压下的光电流,分析了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。结果表明,超薄的SnO2修饰层能显著增强Cu2O多孔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。在SnO2溶胶中浸渍10 s所制备的超薄SnO2修饰Cu2O多孔薄膜,其光电流密度是Cu2O未修饰薄膜的4倍。

关键词: 电沉积铜 , 氧化亚铜 , 二氧化锡 , 薄膜 , 光电化学 , 光电流密度

电沉积工艺对氧化亚铜薄膜成相的影响

石璐丹 , 刘科高 , 石磊 , 张敏 , 杜长全

电镀与精饰 doi:10.3969/j.issn.1001-3849.2015.02.006

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氧化亚铜薄膜,研究了络合剂的种类、浓度、后处理工艺及沉积时间对薄膜成相的影响.研究表明,络合剂柠檬酸钠有利于形成氧化亚铜薄膜;随着柠檬酸钠的浓度增加,薄膜中氧化亚铜含量降低,铜单质含量升高;沉积薄膜后,后处理对薄膜成相影响很大,烘干前不清洗薄膜中含有溶液中物质;随着沉积时间变长,薄膜变厚,然后出现掉膜现象.实验结果表明,选用柠檬酸钠为络合剂,柠檬酸钠的浓度为0.015 mol/L,沉积t为30 min,沉积薄膜后用蒸馏水清洗,制备出结晶良好,表面呈均匀纯相的氧化亚铜薄膜.

关键词: 氧化亚铜 , 电沉积 , 柠檬酸钠 , 纯相

  • 首页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下一页
  • 末页
  • 共2页
  • 跳转 Go

出版年份

刊物分类

相关作者

相关热词